8月21-23日,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,在最為引人矚目的深圳市展區,深圳交警聯合華尊科技重點展示了“開車打手機、不系安全帶”等執法業務,有力地證實了深圳交警自7月以來的最強專項懲治行動將持續推進。
深圳交通如此大規模、高強度的整治執法行動,一方面是源于打手機、主副駕不系安全帶等新型交通違法行為不為駕駛人及乘車人所重視,從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;另一方面,技術手段的成熟以及業務應用的創新,也緩解了目前執法部門警力不足的壓力,有效提升了執法效率。
目前,交警部門的執法主要采取“路面現場查處與電子警察抓拍相結合”的方式,即“現場執法與非現場執法相結合”,現場執法能對心存僥幸分子起到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,但真正的嚴抓嚴打還需要依靠最先進的AI技術,對各種違法行為進行智能識別及精準推送。
那么,問題來了…
1、傳統算法為何不能解決司機打電話、未系安全帶等問題?
傳統算法檢測效率低,行為識別單一。司機打電話和不系安全帶的識別,其實包含了司機定位的檢測和司機行為的識別兩個問題。用傳統的滑動窗方式進行司機定位檢測,其精度和速度都達不到實際應用要求;再通過特征提取和邏輯分類來實現司機行為識別,識別一種行為就要定制一個算法模型。傳統算法處理效率低、泛化能力差、魯棒性不好,很難滿足當下對于識別技術“效率和效果俱佳”的需求。
2、AI算法的優勢、閃光點是什么?
我們采用的是目前最前沿的深度學習方法,其主要優勢有:1)獲得特征能力強,特征泛化能力好,即識別精度高;2)得益于計算機硬件的并行計算優勢,處理效率高,檢測識別速度快;3)工程化維護和擴展性好,司機打電話和不系安全帶等識別問題可以在同一個模型下識別出來。如果后續有司機抽煙、司機戴眼鏡戴帽子等識別需求,深度學習方法可以將其快速糅合在同一模型下實現。
3、這種技術能否在卡口使用?
傳統卡口系統受限于前端卡口系統的計算能力,無法借用現有軟硬件資源實現機動車駕乘人員特別是在低照度、低分辨率等環境下的違章識別。因此,一般采用基于深度學習及機器視覺技術的后端識別方案,借助強大的后端計算資源為卡口系統賦能。
4、華尊提供的解決方案?
全量卡口過車數據接入——交通視圖庫
采用公安部視圖庫標準,結合交警實際業務建立交通視圖庫。對所有卡口過車數據進行統一接入、存儲、管理、應用。
AI多算法識別,結果融合——多算法融合
通過接入多家優秀算法廠商的算法,實現了對過車圖片的多算法識別,識別結果的自動融合與擇優,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與實時性。
執法規則判斷執法——規則定制
結合實戰應用需求,為執法單位提供開車打手機、副駕駛抱小孩、不系安全帶、不按道行駛、紅眼車違法行駛、沖禁令等多種執法應用服務。
車輛數據綜合應用——統一門戶
基于匯聚的所有涉車數據,可為交警不同的業務部門提供多種涉車數據應用,比如為情報刑偵部門提供大數據研判分析。同時,依托GPASS架構,將多種業務應用模塊及子業務系統融合在統一平臺內,并為用戶提供統一的管理權限、賬號、可視化操作界面及數據管理服務。